图2 LED 灯组
由于背光源是一种均匀的面光源,采用LED作为发光器件,就必须计算好LED之间的距离,即图2中表示出的d ,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混光、混色,不产生光斑。本设计是采用RBG三颗LED灯,呈三角形分布,d1=6mm,对于47in的背光源,共使用了1,008个这样的单元,以42×24矩阵。
根据色温和亮度的计算,设计LED的电流为红色23mA、绿色55mA、蓝色40mA.每个单元进行单独驱动,采用恒流驱动方式,驱动芯片采用德州仪器(T1)的TLC5941。
功率电感 由原理图3可以看出,电源电路给TCL5941芯片提供电源的同时给LED灯组提供点亮电压。控制信号给TCL5941提供控制信号,TCL5941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要求对LED的亮度进行控制。
图3 驱动电路原理图
具体的电路图如图4、5、6所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图纸都是用Altium Designer6软件绘制。
图4 电源电路图
图5 TCL5941电路图
图6 控制电路图
3 、制 作
电路板安装在背光源的铝背板上,安装情况如图7所示。在电路板上铺上底反板,底反板的颜色为白色,有利于反光。
图7 电路板的整体安装
连接器是LED用来和背面的电路板进行电路连接的,它的管脚根据LED单元来确定。电路板的材料可以根据散热要求制定,为了更好的散热,图中电路饭采用的是铝基电路板,电路板的形状根据安装要求没计,颜色采用白色,利于LED混光。
在电路板上面覆盖光学膜材,再固定上框架。其中电路芯片一部分在LED灯的电路板边缘,一部分左背板的后面。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用来与外面的驱动芯片相连。具体结构如图8的结构剖面图所示。
图8 背光源的整体结构图
4 、结果与测试
LED点亮后得到了高亮度、效果好的一个背光原,效果实拍对比如图9所示。
图9 (左)点亮的背光源,(右)未点亮的背光源。
加上液晶屏之后与CCFL背光源的测试效果如图10所示。
图10 (左)LED 背光源,(右)CCFL背光源。
采用9点测试,测试仪器为BM-7.如图11、表1、图12所示。
图11 9点测试。
表1 背光源光学测试结果
图12 通过液晶屏的色彩还原性测试结果。1
所以,大功率LED照明的新型双级多串LLC架构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第一,效率提升,这个新的拓扑架构实际总体效率可以达到92%。第二,成本很低,因为不需要每一串DC/DC的降压,TI用一串功率电 贴片功率电感的重要参数有哪些?为什么会线圈烧黑呢,线圈烧黑则是流过电流过大,温度上升造成了,变成了10UH 1UH则是有电感内部短路,变黑要分三部份来分析,一是电感本身的功率不够,二贴片电感制作是电路 现有的许多具有串口管理功能的设备不能进行联网的管理和数据存取,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TCP/IP技术和管理方式对这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本文主要对基于TCP/IP的串口数据流做了阐述,并提出了基于硬件与软件
上一篇: 基于LightTools的汽车仪表盘导光按钮设计
下一篇:功率电感器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